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關注“差評”,這里有大佬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不知道最近的「 4G 限速論 」差友們是否有所耳聞?

大概意思就是運營商為了迫使用戶們換用 5G,給 4G 網絡限了速,有人甚至還扒出一份「 內部培訓資料 」。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對于這種來路不明的圖片,三大運營商自然是站出來解釋,然而用戶并不買賬:看看 cnBeta 上相關文章的打分就知道了。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4G 被限速了?

差評君覺得這張圖片杜撰出來的可能比較大,因為本身運營商通常使用的 Cat. 6 級別 4G 基站,理論上傳速度就只有 50 Mbps,而圖片里卻表示要把上傳速度限制在 75 Mbps,圖個啥?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不過光說沒用,差評君還是決定簡單測一測。由于辦公室里有三大運營商的室內基站覆蓋,所以就把辦公室當作滿信號,樓梯間的犄角當作正常信號做一下網速測試。

差評辦公室永遠不缺信號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差評君分別找了一張移動和聯(lián)通的卡,先在辦公室里測了一下速度。聯(lián)通速度生猛,移動倒是符合「 被限速 」的網速。。。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不過這個速度還是比何同學在北郵測出來的 30 多 Mbps 快多了啊。。。

之后差評君決定下樓,去樓梯間的犄角再測一次,雖然還是滿格的信號,但隔了幾堵墻之后,移動的網速硬生生掉了一半多,聯(lián)通雖然沒怎么掉速,但延遲也漲了 15 ms。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差評君緊接著又去公司外面的商場逛了一圈,這回兩家的網速都明顯變差了,分別變成了 20 多 Mbps 和 40 多 Mbps。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最后,差評君又管同事借了一張電信卡在辦公室試了一下。好吧,電信是真的不行。。。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 以上測試均在杭州夢想小鎮(zhèn)附近完成,

測試結果不具有普適性 )

4G 為什么變慢了?

測了這么一大圈,差評君確實不敢打保票說運營商一定沒有故意降速,但是差評君覺得,大家感覺 4G 變慢應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現(xiàn)在 4G 網絡「 太擠了 」。。。

4G 網絡就好比一條車道,我們接入 4G 網絡的手機就好比車道里行駛的車輛,雖然不斷有人買了新車開上了路,但道路也還算通暢,符合設計預期。

結果后來有人決定同時開兩輛車(雙持黨、手機+平板黨),有人因為隔壁封路(2G、3G 退網)被迫加入這條路,甚至到了最后,一堆打著物聯(lián)網旗號的車隊也決定開到這條路上來行駛。。。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而按照 3GPP 的說法,4G+ 網絡的連接數(shù)密度只有大約 2000 臺設備 / 平方公里。

第三代國際標準化組織,負責在全球范圍內制定和實施移動電話系統(tǒng)規(guī)范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也就是說,差不多故宮那么大的一片場地內,理論只能維持 2000 臺 4G 設備上網。超出承載范圍的要么排隊,要么就得被踢下線。而像學校、火車站、購物商城這種人流更密集的地方,上網設備數(shù)更容易超過基站負載。就比如差評君每次趕晚高峰的地鐵,都會發(fā)現(xiàn)手機的信號在 3G 和 4G 之間打轉。。。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4G 的技術是一直在演進沒錯,從開始只有 150 Mbps 下載速度,連接數(shù)密度只有 100 的 4G;到現(xiàn)在有 450 Mbps 下載速度,連接數(shù)密度 2000 的 4G+。但誰能想到 4G 出現(xiàn)的幾年之后,滿大街的共享單車都得上網了?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基站都被新增的連接擠爆了,還談什么網速和體驗。。。

3G 其實也是這么過來的,差評君還記得 2010 年剛開始用聯(lián)通 3G 的時候,網速永遠能跑滿 700 KB/s,結果過了 3 年之后,能有 100 KB/s 的下載速度就算不錯了。。。

道理其實大家都懂:用的人多了,基站過載,自然到不了參數(shù)上的理論速率。

尤其運營商又在推 5G 基站,投入那么大,4G 的新建和維護工作自然也就不怎么用心了,這些也有可能是造成 4G 網速變慢的一個原因。

不過,大家還是不免會往陰謀論的方向上想,一方面是宣傳 5G 的聲浪一輪大過一輪,另一方面是運營商開始放出風聲,要取消達量降速的 4G 套餐了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這事兒的確是運營商做的不厚道:之前為了爭奪用戶紛紛推出不限量套餐,狂打價格戰(zhàn),月費一個比一個低,甚至看得差評君在國外的朋友都紛紛羨慕不已。

結果好景不長,上網流量被羊毛黨肆意濫用之后三家運營商又開始紛紛偷偷限速,超過 20 GB 之后一夜回歸 2G 網速。。。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現(xiàn)在干脆不限速了,直接宣布取消,就好像讓用戶陪著他們玩了場過家家似的。。。

但是理由也很現(xiàn)實:為了建 5G,沒錢了。

5G 值嗎?

之前差評君也介紹過,越高頻率的信號衰減越快,就像家中 2.4 GHz 和 5GHz 頻率的 WiFi:一個速度慢,但是穿墻好;一個速度快,但穿墻效果差。

同樣的,因為 5G 信號使用的頻率比 4G 高,有時一扇玻璃門的阻擋,就可能讓 5G 的網速減半。因此想要實現(xiàn)穩(wěn)定的 5G 覆蓋,就必須比 4G 建更多的基站,具體多多少呢,大概翻倍吧。。。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本身三大運營商建 4G 網絡的成本還沒收回來,就開始打價格戰(zhàn);結果剛消停點,氣還沒緩一口,立馬就要繼續(xù)投入 5G 基站的建設。

這個負擔可能我們真的想象不了,但 5G 網絡的建設一定是值得的。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大家提到 5G 都在說它有多快,這本身無可厚非,畢竟網速快是最容易測,也是最好說的;但差評君認為 5G 技術最不應忽視的反而是連接數(shù)密度的暴增。

5G 連接數(shù)密度相關的介紹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前面也提到了,4G+ 的連接數(shù)密度大約是 2000 臺設備 / 平方公里,然而到了 5G,這個數(shù)字暴漲到了 100 萬臺設備 / 平方公里,是現(xiàn)有 4G+ 網絡承載能力的 500 倍

承載連接數(shù)密度越高的網絡,能提供的網絡也就越快、越穩(wěn)定;往小了說,以后就算是人擠人的晚高峰地鐵,看視頻不會卡、打游戲不會斷,路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解鎖速度也能更快。

往大了說,遠程手術可以成為現(xiàn)實,讓醫(yī)療資源不再被地理距離所限制;特種器械的駕駛員也可以不用再風吹日曬,坐在空調房里開挖掘機;道路上所有汽車實時共享數(shù)據(jù)的自動駕駛也成為可能。。。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無論對個人用戶的網絡體驗來說,還是面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5G 網絡都是一定要建設的。

5G 貴嗎?

5G 套餐貴嗎?比起現(xiàn)在的 4G 套餐,當然貴。

聯(lián)通、電信說要 190 元起,移動之前也發(fā)過一張被秒撤回的 5G 資費表,上面寫著 100GB 起步價 218 元。。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盡管這個價格已經可以說是全球最低的初始 5G 資費了,但是被幾十塊錢不限量套餐寵壞的人們還是覺得這個價格無法接受。。。

韓國和美國的 5G 套餐價格明顯高于國內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 數(shù)據(jù)來源:運營商財經網 )

那 5G 手機貴嗎?華為 Mate 20 X 5G 版 6199 元,它的 4G 版本 5099 元。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而且 5G 手機的發(fā)熱和電量消耗,目前都遠高于 4G 手機,除了網速飛快,日常使用的表現(xiàn)可能還不如 4G 手機,何況現(xiàn)在的 5G 基站零零散散,想體驗網速還要專門去特定的地方。

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消費者,以目前的情況,讓大家多花 1000 元體驗一個明顯還不夠完善的 5G 服務,的確沒太大必要。

但這不是大家喊出「 5G 無用論 」的理由,別忘了,4G 剛出來的時候,大家也是喊著「 4G 沒用,3G 就夠了」;3G 剛出來的時候,大家也唯恐 3G 費電而紛紛只用手機的 2G 模式。然而現(xiàn)在,沒有人再談論 3G 用到老,也很少有人會主動去用 2G 模式了。。。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像我們這些對 5G 沒有剛需的消費者,自然會覺得現(xiàn)在的 5G 套餐貴。

但那些非常需要更優(yōu)質網絡,甚至可以因此犧牲其他方面體驗的用戶,可能早就不聲不響地買了 5G 手機。

是謠言還是真相?為了逼你用昂貴的5G,運營商偷偷限速了4G?

差評君覺得,5G 是一項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一項技術,而優(yōu)秀的技術演進不應該死于口誅筆伐。

而且一旦前期基站建設完成,通信終端的基帶功耗得到優(yōu)化,很快 5G 的資費和手機就可能降到比 4G 還低的水平 —— 現(xiàn)在的 4G 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

但是差評君也希望,運營商們多考慮一下那些沒有太大網絡需求,只想找一款便宜套餐的用戶。5G 要發(fā)展,但用戶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多元化的需求也要顧及;哪怕流量沒那么高,網速沒那么快,百元以內的套餐還是留下幾個吧。。。

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你用 5G,我用 4G,但我們都有資格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