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小編在貼吧和一些二手交易網站上發(fā)現了一種只能上網,流量價格特別便宜的一種手機卡。賣家通常以十分便宜的流量套餐圖片作為商品首頁介紹,強調這種手機卡無月租,隨用隨充,每GB流量單價可以做到1元甚至0.5元,也沒有傳統(tǒng)三大運營商的達量限速的設置。甚至有些賣家曬出自己倉庫中大量sim卡的照片,說只要付運費,手機卡甚至可以免費贈送。
這引起了小編的好奇,找到了幾個賣家打聽了一番之后,得知這種卡屬于物聯網卡。經過一番了解,小編決定買來體驗一下這種手機卡。
收到卡后,小編按照賣家的教程,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進入一個特別的充值界面。這種卡充值并不像傳統(tǒng)的運營商手機卡一樣,而是在一個第三方公司的網頁上,通過sim卡背面的一串號碼進行充值。充值之后,可以在這個公司的網頁上查詢到剩余的流量。
根據賣家的指導,小編將這種sim卡插入手機,重新設置了一個不同于三大運營商的APN就可以聯網了,與正常手機卡不同的是,蘋果手機上狀態(tài)欄提示的網絡不是傳統(tǒng)的4G,而是LTE。網絡速度在同一條件下基本和普通手機卡相同,網絡延遲稍微高100ms左右。
購買和使用存在一定的風險
之后小編經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和網友們的評論,發(fā)現使用這種手機卡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 首先是封號風險。這種物聯網卡是運營商專門用于物聯網設備,如共享單車、POS機,使用的。因此,很多類型的物聯網卡如果被檢測到用于普通的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時可能會因為違反運營商規(guī)定遭遇封號。此外,很多物聯網卡更換設備也可能遇到封號。
- 此外,這樣的手機卡充值付費也存在風險。由于這些物聯網卡充值并不是用戶向運營商充值,而是向第三方企業(yè)付款購買流量,而這些流量來源于共享運營商分配給這些公司的一個流量池中的流量。一旦遇到公司流量用盡,或者商家跑路,就有可能遇到錢和流量兩空的情況。由于計費系統(tǒng)由第三方公司運行,購買的流量是否夠量也值得消費者留意。如果遇到問題,由于這類卡給個人使用,其實是違反了運營商的使用規(guī)則,最后可能會遇到維權難的局面。
- 最后,這種卡因為可能會涉及到不同于運營商的網絡設置,很多設備,尤其是國外版本設備由于運營商配置文件的原因,可能會遇到較大的兼容性問題。
總結
因此,這類物聯網流量卡雖然使用價格低廉,套餐靈活無月租,但是相對來說潛在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的時候應當與賣家仔細溝通之后再決定購買和使用。